生娃後沒「性致」、一笑就漏尿?小心!你可能患上了這種病!
十月懷胎,一朝分娩
許多媽媽以為生完寶寶就沒事兒了
殊不知生完孩子
真正的噩夢才剛剛開始
根據美國醫療健康服務網站
WebMD資料顯示
女性產後常見的生理問題有 十多種!
盆底肌鬆弛
漏尿、[性☆生☆活]不和諧
生娃對女人來說
真的是一場「[私.處]的歷劫」
每一秒都是"會呼吸的痛"

產後出現這些困擾
其實都是盆底肌鬆弛所導致的!
盆底肌是什麼鬼?
盆底肌是一組肌肉群,它就像 「吊床」一樣
托著 直腸、膀胱、子宮等器官
正常的盆底肌👇
懷孕後
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會從一個受精卵
長成一個10 cm 左右的小baby
隨著子宮逐漸增大
再加上羊水等重量全都壓在盆底肌上
長期壓力下,盆底肌就會變得鬆弛
孕中鬆弛的盆底肌👇

此外,分娩的過程中
為了讓寶寶順利出生
原本不到1公分寬的宮頸口
要慢慢開到十指寬
這麼大個的嬰兒要從陰道生出來
對盆底肌的損傷程度可想而知
產後鬆弛的盆底肌👇

就是 修覆盆底肌!
腹直肌分離
產後腰痛/大肚腩/假胯寬
本以為生完孩子就瘦了
沒想到卸了貨肚子還像懷孕5個月
肚子上的肉鬆鬆垮垮,穿什麼都不好看
你知道嗎?
你可能不是胖,而是 「腹直肌分離」了!

腹直肌就是那八塊腹肌
正常的腹直肌緊密排列一起
懷孕後
原本只有雞蛋大小的子宮會變成皮球那麼大
貼合在一起的 腹直肌就會被撐開

腹直肌分離的媽媽
前面這一大片肌肉兜不住內臟
後背的肌肉就會負擔加重
產後 腰疼、便秘、假胯寬、骨盆前傾......
都是因為腹直肌分離所導致的!
不管孕前身材多好
產後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
少則半指、一指,多則三指、四指
一般來講
腹直肌分離 1.5指以內屬于正常范圍
超過2指就需要做產後修復了!
產後修復正確順序
都說產後前 3 個月是修復黃金期,錯過是不是效果就不好了?
產後一年、三年、五年……還有必要做產後修復嗎?
想要瘦肚子,是不是多練腰腹動作就好了?
產後發汗、縮陰手術可信嗎?
自己在家可以修覆盆底肌嗎?
通常,產後修復有3個最佳時期:
產後的身體最為脆弱,各項身體指標均處于嚴重失衡狀態,此時主要解決寶媽剛性需求,比如 子宮、骨盆、盆底肌、腹直肌的恢復。
身體恢復基本完成,處于恢復肌體損傷的最佳時機。此時期主要調理臟腑機能,改善臟腑的最理想時期。
屬于產後女性的恢復末期。在這個階段應進行綜合調理,使身體機能達成最佳平衡,平穩過度到正常生活狀態。
總之,還是那句話: 越早開始效果越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