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這樣看電視,很有可能得斜視!
斜視是一種眼科疾病,指注視某一物體時,一隻眼睛正常注視物體,另一隻眼睛向外或向內偏斜。
斜視會給孩子生理和心理造成雙重傷害,家長要引起重視。
那麼,造成斜視的原因是什麼?斜視有哪些症狀?斜視怎麼治療?另外,如何預防斜視?
斜視一大特徵就是眼位不正常。
注視某樣東西時,正常人能夠正好在視網膜中心凹的位置成像,斜視的眼睛則不能。
基于這種原因,斜視患者注視物體的時候會有複視情況。
由于兩隻眼睛看到的圖像不一致,斜視患者缺乏立體感,還可能致視力發育不良引起弱視。
1.內斜視
眼位向內偏斜且角度比較大。
出生六個月之前表現出來的斜視屬于先天性內斜視,這種斜視又有調節性和非調節性兩種情況。
2—3歲發生斜視屬于調節性內斜視,通常伴有中高度遠視症狀。
2.外斜視
眼位向外偏斜。其主要有間歇性和恒定性2類。
前者患兒融像能力不錯,眼位往往受影響可維持在正常位置。
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,如陽光下或者神游時才會有外斜視的症狀。
有的孩子為了躲避強烈陽光的刺激,會選擇將一隻眼睛閉上,其實這也是間歇性外斜視的症狀之一。
如果不早日治療,間歇性有很大可能會變成恒定性外斜視。
3.上、下斜視
眼位向上或者向下偏斜,發生的機率小于上述兩種斜視。
患兒一般情況會引發頭部歪斜,即「代償頭位」。
斜視會給孩子給心理和生理同時造成了傷害,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、未來工作以及正常社交。
1.造成心理陰影
患兒因為外表與正常人不同,容易造成心理陰影,通常表現為孤僻、自卑等,這種心態會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工作。
2.損害視覺功能
在大多數情況,斜視患者視力不好,因為斜視有可能造成斜視性弱視。
即使斜視患者沒有患上斜視性弱視,但是斜視患者在視物的時候只能使用一隻眼睛,視野受到了限制。
斜視患者還缺乏融像能力及立體視覺感,無法正常從事某些對視力要求較高的工作。
3.影響骨骼發育
有的麻痹性斜視患者習慣用側臉或偏頭等來獲取更好的視物效果。
長此以往,患者用這種不標準的姿勢看東西,可能影響全身骨骼發育。
兒童斜視發病率遠高于成人,幼年時不及時治療,可能引發斜視性弱視等併發症,影響孩子一生。
斜視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方法及非手術方法,分類的依據是斜視種類、性質、年齡等。
· 手術治療
患者需全身麻醉,住院治療。手術的目的是平衡肌肉水準,使弱的變強,強的減弱。
通常一次性治癒率為50—70%,某些患者需要接受多次手術才能根治。
· 非手術治療
分為兩部分:其一,治療弱勢,改善兩眼視力發育;
其二,矯正偏斜眼位,具體治療方法主要有戴眼鏡、戴眼罩遮蓋、正位視訓練。
其中,由斜視引起的弱視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戴眼罩。
輕度斜視可通過戴棱鏡來矯治。

斜視的預防要從小做起,甚至從嬰幼兒開始。
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兩隻眼睛眼位是否正常,協調是否順暢。
特別是嬰幼兒發燒、出疹、斷奶時,一定要多留心。
1.注意眼部衛生
首先,家長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,如不用手揉眼睛、控制孩子看電子螢幕時間等。
其次,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用眼情況。
孩子常待的兒童房,儘量選用柔和不刺眼的燈光;購買書籍需注意印刷是否夠清晰等。
2.提防遺傳
家族中若有親屬患有斜視,建議家長在孩子兩歲時送至醫院檢查眼部,防患于未然。
一旦發現斜視,及早治療。
3.經常變換看電視位置
孩子常在同一位置看電視,會習慣從同一個方向注視螢幕,甚至習慣性歪頭。
長此以往,孩子眼周肌肉發育不均衡,就會造成斜視。
因此孩子在看電視時,可以嘗試更換位置,並與電視保持一定距離,預防近視。
4.經常變換睡眠體位
孩子對紅色很敏感,可在小床正上方懸掛紅色帶聲響的玩具,定期搖動。
避免孩子頭部長期偏向一側,訓練其雙側眼肌動作協調能力。
5.多角度懸掛玩具
彩色玩具需懸掛在距嬰兒床40cm以上位置,多方向懸掛,避免孩子長時間注意力集中于一個點引起斜視。
6.多轉動眼球
不要圖省事,長期將嬰兒放在搖籃裡,父母應時不時將孩子抱起來,走動走動。
增加其眼球轉動頻率,增強眼肌及神經協調力,以防患上斜視。